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概 况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培养 创新文化 相关研究所
 

 
现在位置:首页>学术交流>精品讲座>历次讲座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第一百零三期精品讲座(图)-丘小庆教授
发表日期: 2015-11-05 来源: 科研教育处
打印本页 字号: 关闭

  20151028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膜及膜蛋白实验室丘小庆教授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邀请做了题为“Pheromonicin, a different approach against resistant pathogens, a novel platform for drug construction”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讲座系列报告之一。 

  丘教授1982年获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美国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97年受聘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细胞及分子生物物理实验室高级访问科学家,现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信息菌素靶向药物北京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丘教授主要从事与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相关的分子生物学、膜生物学及跨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他研制的信息菌素是新型的蛋白质类抗生素,由大肠菌素Ia与人工设计的具有靶向识别的抗体模拟物拼装在一起组成。信息菌素具有高效和安全杀菌的特性,具有不同靶向识别功能的各类信息菌素可以分别识别和杀伤细菌、真菌、包膜病毒等各类病原体以及肿瘤等病变组织,在医学、兽医、农业和环境治理诸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丘教授在信息菌素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20032007年的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本次报告中,丘教授详细介绍了信息菌素的发现和研制历程进行。Finkelstein教授等人在1978年研究发现E1族大肠菌素可以在靶细菌的胞膜上形成致死性的离子通道,这是与现在通用的抗生素完全不同的一种物理杀菌机制。丘教授在Finkelstein教授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工作揭示了大肠菌素Ia在人工脂质双分子膜上形成的离子通道开放和关闭时的跨膜立体结构,为在分子水平上设计和制备新型的抗菌素奠定了理论基础。回国后,他一直致力于信息菌素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新型抗菌素进行研究。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丘教授终于通过组合大肠杆菌分泌的大肠菌素Ia和特异性的抗体拟合物,成功改变了大肠菌素的固有靶向性,合成具有靶向识别的一系列可对抗各类细菌、真菌、病毒、肿瘤细胞以及耐药菌的新型抗生素-信息菌素。丘教授为证实信息菌素的抗菌功效以及它的生物安全性,已做了大量的实验并积累了重要的实验数据。随后,他向大家一一展示了他针对不同病原体设计的信息菌素在细胞外、细胞内、动物体内等的实验情况,以及在植物和环境中的实验效果,详尽的实验结果都显示出信息菌素杀伤目标病原体的高效专一性能。丘教授甚至还以身试药,在实验期间受伤后,他自己接受了信息菌素治疗,结果伤口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并恢复良好。他对科研事业的执着投入深深打动了在场听众。信息菌素的发现创制凝聚了丘教授对科研的热爱和坚守,同时也让大家看到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全新方向。报告结束后,来自各单位的科研人员与邱教授进行了热切交流,与他在实验细节和将来可能下一步的科研合作进行了详细的沟通和讨论。 

丘小庆教授在报告中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4346 传真:(+86)10-8450412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