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基因编辑前沿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前沿科学与教育局主办,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承办。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孟安明院士、中科院动物所康乐院士、周琪院士参会指导。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综合督导处孙燕荣处长、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段子渊副局长出席会议。来自中科院动物所、遗传发育所、微生物所、生物物理所、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20余家单位的近40位科研人员,以及前沿局和科发局相关处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前沿局张永清副局长主持。张永清副局长首先介绍会议召开的背景,以及国家和中科院领导对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相关指示精神。康乐院士在随后的致辞中,强调了会议召开的及时性和重要性,回顾了基因编辑发展中的里程碑事件,展望了应用前景并提出了发展思考建议。
在特邀报告中,科技部社会发展司综合督导处孙燕荣处长做了题为“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策略”的报告,指出人类遗传资源的战略性和重要性,介绍了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体系,建议中国科学家瞄准全球热点基因资源,做出独特的发现发明。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于建荣研究员从文献分析的角度解析了国内外基因编辑技术发展态势,介绍了中科院在2006-2016年全球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中的贡献和地位,阐释了中国以及中科院在此领域的竞争环境与作为空间。
会议进一步报告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类疾病等方向的发展、应用和成果,分析了中科院各团队的基础和优势。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院长系统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人口健康领域的应用,分析了现有技术瓶颈,同时报告了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在基因编辑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中心孙强研究员介绍了非人灵长类的基因编辑工作,以及利用精巢移植和激素诱导解决了繁殖传代慢的问题。动物所王皓毅研究员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在动物模型构建、疾病治疗以及基因表达调控方面的应用。遗传发育所高彩霞研究员重点介绍了中科院在植物基因组编辑中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重要小麦、水稻、玉米等种质资源、建立DNA病毒防御体系、以及创制大规模的水稻突变体库等工作。微生物所向华研究员介绍了中科院在CRISPR/Cas9系统的功能机制及人工改建方面获得的重要突破,提出了对微生物资源库进行源头挖掘发现新型基因编辑工具的建议和研究方案。此外,来自水生生物所、天津工业生物技术所、植物所、基因组所等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交流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和基因编辑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对植物基因组编辑未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技术突破点进行了分析与建议,预测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在于CRISPR/Cas9技术的新应用、现有编辑技术的改进和拓展、以及技术的源头创新,开发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同时,专家学者讨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安全问题争论焦点,对多学科团队合作研究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要对基因编辑领域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突破,需要不同领域专家进行联合攻关。科技促进发展局段子渊副局长指出基因编辑技术在动植物定向育种、疾病模型构建、靶向药物研发、生物合成、再生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研究中需要瞄准目标,对重点疾病、重要作物病虫害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在研究体系的选择中应进一步聚焦。
最后,张永清副局长进行了会议总结,指出此次研讨会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发展进程及态势,回顾了中科院在该研究领域的基础和成果,展望未来基因组编辑技术发展的关键突破点。同时结合基因编辑技术应用潜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面临的伦理问题与监管挑战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初步提出了中科院在此领域的总体部规划署建议。建议下一步继续提升和凝练科学问题,不断完善基因编辑研究的规划部署,同时通过设立共同的科学目标、促进多学科交叉与合作等方式,积极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快速有序地发展。
研讨会现场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