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概 况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培养 创新文化 相关研究所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图片新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孙中生团队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及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发表日期: 2018-07-31 来源: 科研教育处
打印本页 字号: 关闭

  2018730日,国际医学诊疗领域的学术期刊Theranost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孙中生研究团队题为“Transcriptomic signature associated with carcinogenesis and aggressiveness of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是该团队继2018年首度解析中国人群甲状腺乳头状癌遗传图谱之后,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及诊疗方面取得的又一进展。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内分泌系统中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近三十年内上升了三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是由基因组和转录组等不同层面的多种分子改变所引起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为了实现该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断、提高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效果,亟需从多组学、不同角度系统鉴定癌组织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改变。在前期研究中,孙中生研究团队运用自主开发的目标区域捕获测序技术,首次绘制了中国人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遗传图谱,揭示了中外人群甲状腺乳头状癌遗传图谱的差异,为中国人群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分子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2018, 244:215-226)。在此研究中,该团队以腺外侵犯这一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具有密切关系的临床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对来自于两个独立的研究队列的655个甲状腺癌病人的转录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发现与细胞微环境及类固醇激素响应有关的基因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腺外侵犯密切相关,预测到了能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表达特征的两个小分子化合物(6-bromoindirubin-3'-oximelovastatin),发现长链非编码RNA能通过调控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黏附来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鉴定了两个新的长链非编码RNA及八个基因与腺外侵犯及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显著相关,并且在一些已报道的能潜在应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基因(SERPINA1FN1)中发现了新的与癌症发生相关的可变剪切事件,为提高这些基因诊断的灵敏性提供了新的分子证据。此研究揭示了与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及侵袭相关的转录组学特征,为这一高发癌症的分子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为甲状腺癌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北京生科院孙中生研究组的滕花景博士和毛凤彪博士完成该项工作,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研究生冯冬冬及刘宝国教授参与了该研究。此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的转录组学特征研究概要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4346 传真:(+86)10-8450412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