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andy Schekman教授和哈佛大学医学院Tom Rapoport教授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邀请,分别做了题为“Sorting of miRNA into exsomal vesicles”和“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protein translocation”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讲座系列报告之一。
Schekman教授1975年获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细胞囊泡运输调节机制方面的研究,1992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院外籍院士。因其发现了一系列囊泡运输所需的关键基因,Schekman教授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apoport教授1975年获柏林洪堡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哈佛医学院教授和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他主要致力于蛋白跨膜转运机制和内质网形态形成和保持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研究内质网功能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Rapoport教授于2005年被评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Schekman教授首先开讲了本期的第一个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其实验室在COPII囊泡研究的重要进展。内质网新合成的蛋白质,必须先转入到COPII囊泡后才能运输和分泌。在细胞中,COPII囊泡的直径大约80-90纳米,但其中部分囊泡必须以增大体积来适应运载较大的胶原蛋白纤维或脂蛋白颗粒。Schekman教授在分子水平上解释了COPII囊泡尺寸的调控机制,他们发现E3连接酶CUL3和它的效应分子KLHL12能够催化COPII成分SEC31发生单泛素化,进而可以调节COPII被囊的多聚化,使其尺寸增大来装载原胶原。接下来他又介绍了关于Exosome包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Exosome是一种来源于晚期核内体的囊泡,通过向靶细胞运输膜蛋白和miRNA来控制靶细胞的迁移、生长和代谢。他们首先用无细胞反应体系研究发现,RNA结合蛋白YBX1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和分选miR-223进入exosome,并进一步在HEK293T细胞中验证了这一发现。
接下来Rapoport教授做了第二个报告。他主要介绍了他们实验室利用晶体学手段,研究蛋白转运通道工作原理的最新进展。为了分析处于工作状态蛋白转运通道的关键细节,他们将一个分泌蛋白的片段偶联在大肠杆菌转运蛋白SecA上,得到了正在转运的通道蛋白结构。结果显示,信号肽的疏水核心在侧向门外形成一个螺旋,后面的多肽片段则插在这个门里,多肽的C端就位于通道内。因此,膜蛋白的疏水信号肽和可能跨膜片段会从侧向门出去,停靠在面向脂质相的地方。Rapoport教授还比较了刚刚解析的、处于工作状态的哺乳动物转运蛋白Sec61的低温电镜结构,二者非常相似,进一步肯定了他们的结论。
报告结束后,Schekman教授和Rapoport教授耐心详细地解答了参会的研究员和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让大家受益匪浅。
Randy Schekman教授在报告中
Tom Rapoport教授在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