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MIT 麦戈文联合脑认知和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研究员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康乐院士邀请做了题为“本能恐惧反应的神经环路机制”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讲座系列报告之一。
王立平研究员获得德国麦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MDC)博士学位,后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和该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他2014年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跨物种处理本能恐惧的皮层下神经环路解析及光遗传神经调控技术的开发。他迄今已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0余篇,被引用26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超过800次。他公开国家发明专利50余件,其中授权30余件,团队开发的光遗传技术已经辐射到境内外近400个实验室。
本次讲座,王立平研究员从探索恐惧情绪和行为的神经调控机制开始,为听众们展示了“基本情感”的神经环路研究。达尔文1871年就提出 “对哺乳动物来说,动物本能的防御行为反应了个体内在的情绪状态”。生物个体对突然出现的恶性刺激所形成的“恐惧样行为”防御性的行为反应,是物种进化与生存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情绪表征之一,在物种生存和繁衍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研究团队发现动物中脑上丘会特异性的响应天敌威胁的视觉刺激,通过丘脑的快速中继通路将信号传输至外侧杏仁核,并且可以利用光遗传学技术特异性的“关闭”或者“打开”这条通路。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解析出这条视觉的皮层下通路特异性的介导了动物本能恐惧反应的产生。另外,他也介绍了他们开发的跨物种的特定神经环路的精准标记、示踪和调控技术,为研究皮层信息和皮层下信息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研究工具。
在报告中,王立平研究员和参加本次精品讲座的康乐院士就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报告结束后,听众开始进行提问,关于恐惧反应是大家关心的热点,另外就关于光遗传学技术也进行了交流。这次讲座由王宪辉研究员主持,由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约赞助!
王立平研究员在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