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 页 概 况 机构设置 研究队伍 研究中心 国际交流 院地合作 研究生培养 创新文化 相关研究所
 

 
现在位置:首页>新闻动态>综合新闻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第一百五十二期精品讲座(图)-孙强研究员
发表日期: 2018-05-03 来源: 科研教育处
打印本页 字号: 关闭

  2018423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研究员应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和生物物理所田勇研究员邀请做了题为“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构建-从基因编辑到体细胞克隆”的学术报告,此报告为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精品讲座系列报告之一。 

  孙强研究员2005年获扬州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到华东师范大学脑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所工作。他2009年获得中科院引进关键技术人才项目资助,到中科院神经所工作并负责组建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平台,致力于实验动物管理和模式动物构建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自“多利羊”体细胞克隆成功后的20多年间,虽然许多哺乳类动物的体细胞克隆也相继成功,但猕猴的体细胞克隆却一直是没有解决的难题。从2005年作为 973项目子课题“猴生殖生理和转基因猴构建研究”负责人开始,孙强研究员就一直从事非人灵长类研究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基础和经验。为解决现有非人灵长类模式动物构建所面临的嵌合、脱靶、复杂遗传操作困难、遗传背景不均一和传代时间长等缺陷,孙强研究员带领团队经过5年的攻关建立国际上首个非人灵长类体细胞克隆技术,该项成果于今年125日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本次报告中,孙强研究员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体细胞克隆猴的研究历程。在2003年,来自剑桥大学、麻省理工等众多院校的顶尖专家在《科学》杂志发表评论,认为灵长类的卵细胞有着极为独特的生化特性,凭现有技术无法克隆。这给全世界所有从事研究灵长类克隆技术的科学家们泼了冷水。但是在2008年转机出现,中科院上海神经所在所长蒲慕明院士的领导提议下,建立了基因编辑灵长类平台并任命孙强研究员为平台主任。平台建立之初,他就带领工作人员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开展了如孤独症恒河猴模型等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孙强研究员团队历经9年成功攻克了体细胞克隆猴的一系列科研难关,解决了“注核”和判断孕猴预产期实施剖腹产等关键难点步骤。为解决体细胞克隆猴优质卵比例很低的难题,团队通过尝试哈佛大学张毅“去DNA甲基化”的理论克服了最后一道难关,使得克隆的各项指标都有了极大提升。最终在201711月,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成功诞生,我国率先开启了以体细胞克隆猴作为实验动物模型的新时代。报告最后孙强研究员提出“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可以建立一系列遗传背景相同的基因表性的模型猴,为我国重大疾病的研究、干预、诊治及药物研发带来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报告结束后,孙强研究员与参会人员做了互动交流,对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释。这次讲座由田勇研究员主持,由北京百普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特约赞助! 

孙强研究员在报告中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5号 邮编:100101
电话:(+86)10-64874346 传真:(+86)10-84504120
文保网安备案:1101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