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会成功举办了第五期“第一作者讲坛”。本次为我们带来报告的是来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陆发隆研究员,他以“从研究生到博士后--如何选择研究方向”为题,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为研究生“如何选择研究方向”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陆博士2004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和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2011年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12年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同年获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杰出研究生奖及强生亚洲优秀生命科技研究生论文奖。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表观遗传与细胞命运决定,包括表观遗传调控的生物化学机理,例如DNA甲基化谱建立的生物化学基础、哺乳动物合子基因组激活机理、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染色质上发生的可遗传变化及其机制。近年来,他在Nature, Genes & Development, Cell和 Nature Genetics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本次讲坛,陆博士真诚地讲述了他从事科研工作的经历和切身感受,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博士期间遇到困难时坚持不懈和不断探索的心理历程,以及他在博士后期间独立选择课题和承担科研任务的体会。他的报告亲切而又切合实际,让在座的师生们感受到了一位优秀科研工作者的魅力。陆博士在报告中多次提到严谨的科研逻辑思维和努力的工作态度对做科研非常重要,在研究过程中不但要态度严谨、思路开阔、保持好奇心,更要懂得交流合作。在讲坛的尾声,在座师生纷纷提问,陆博士为大家一一做答,并与大家热情讨论。陆博士的报告让大家感受到他所具备的优秀科研品质和精神,同学们的科研热情也进一步被激发。
陆发隆研究员在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