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3-24日,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康乐院士联合北京大学陶澍院士和陆林院士,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共同主持召开中国科学院学部第129期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环境、生态与健康”。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作为主要协办单位,与北京大学及《中国科学》杂志社共同筹备此次会议。
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是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及召集人所在学部承办,着眼于科学技术前沿探索、系统评述和前瞻预测的高层次学术活动。中国科学院学部局王笃金局长出席此次论坛,此外,本次论坛还邀请了1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5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等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共同参与研讨。
开幕式中,康乐院士作为召集人和执行主席代表致辞,对所有参加此次论坛的院士和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康乐院士强调,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与人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科技发展的着重关注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科学家座谈会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科技发展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因此,环境、生态与健康问题都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以往都有各自专门的学术论坛和前沿科学问题讨论,本期论坛将这三个重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讨,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一期典型的跨学科交叉论坛。希望通过此次论坛研讨和成果产出,能够展现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前沿进展,推进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建议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共建新时代人人向往的健康生活和生态体系做出贡献。
康乐院士致辞
王笃金局长致辞
随后,中国科学院学部局王笃金局长致辞,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的支持表示感谢。王笃金局长介绍了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的特色性、前沿性和重要性,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活动,各位院士、专家和参会代表能够围绕论坛主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深入讨论,进一步加强学科交叉和思想碰撞,更好地推动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促进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的产生。
开幕式后,论坛按“全健康与生态环境”、“环境污染与健康”和“生活方式与重大疾病诊疗”三个议题展开。在每个环节中,先以主题报告的形式介绍研究热点和关键科学问题,然后通过与会专家充分的交流探讨,碰撞思想火花,对“环境、生态与健康”前沿交叉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技术难题给予建议。
“全健康与生态环境”议题由陶澍院士主持,詹启敏院士、林东昕院士、沈建忠院士和王会军院士分别就科技创新助力医学发展、环境-基因交互作用与癌症、动物源人兽共患病和细菌耐药、气候系统预测研究做了专题报告。
詹启敏院士:科技创新助力医学发展
詹启敏院士报告中强调科技兴则医学兴,科技强则医学强。医学科技创新在提高人类疾病防治水平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前沿学科的每一次理论和技术突破都对医学的发展带来巨大的进步。
林东昕院士:环境-基因交互作用与癌症
林东昕院士报告中提出癌症是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用引起的慢性疾病,多数实验证明大多数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但是不同人对不同环境的反应程度不同,高遗传评分的人在低污染环境中也有患病风险。报告还指出可以通过改善环境、生态和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预防癌症。
沈建忠院士:One Health:动物源人兽共患病和细菌耐药
沈建忠院士报告关注“全健康”理念,强调扩大医学、农业、畜牧兽医、食品、环境、经济等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突破人与动物、国家与地域的界限,健全兽医公共卫生体系,才能保证人民健康和社会稳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王会军院士:气候系统预测研究
王会军院士报告指出气候预测对于气候变异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灾害问题十分重要。王院士领衔的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CCSP)瞄准气候预测研究的三大科学难题,展开科学攻坚,提档气候预测科学水平和准确率。
“环境污染与健康”议题由陆林院士主持,陶澍院士、江桂斌院士、朱利中院士、朱永官院士和于云江研究员分别就生活源排放及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新污染物与健康、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环境中细菌耐药性污染与控制、头发用于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了专题报告。
陶澍院士:生活源排放及室内空气污染的健康危害
陶澍院士强调我国的空气污染是影响人体健康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PM2.5的健康危害远远超过老百姓更关注的甲醛的影响,室内空气污染更应受到重视,基于大量基础资料采集改进的统计模型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江桂斌院士:新污染物与健康
江桂斌院士在报告中强调,化学品的快速增加造成了新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未来研究将通过发展和建立成组毒理学分析系统,实现给予结构-效应关系和细胞水平筛查的新污染物毒性预测与评估技术平台。
朱利中院士: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朱利中院士在报告中指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开展,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并在介绍我国土壤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土壤污染防治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和新挑战,提出我国土壤与地下水综合治理技术发展五个转变方向。
朱永官院士:环境中细菌耐药性污染与控制
朱永官院士在报告中强调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乃至滥用,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环境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报告以环境中耐药性的“来源-过程-控制”为主线,阐述人类活动对我们看不见的微生物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在“One Health”框架下有效控制细菌耐药性污染的发生和扩散。
于云江研究员:头发用于非侵入性生物监测材料的研究进展
于云江研究员提出,精准暴露监测是科学评估新污染物环境健康风险的关键,针对新污染物“内外源难以区分”的核心问题,开展了头发中新污染物的赋存规律、与内负荷关联以及内外源精准解析研究。
“生活方式与重大疾病诊疗”议题由康乐院士主持,陆林院士、贾建平教授、王拥军教授和张福仁教授分别就睡眠与健康、阿尔茨海默病现状和未来、多组学驱动的大数据创新药物研发、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靶点的发现和转化医学研究做了专题报告。
陆林院士:睡眠与健康
陆林院士在报告中指出睡眠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生命现象,与生物进化、物种繁衍和个体生存发展等密切相关,并指出睡眠时间高于9小时或者小于6小时,都会增加人体高血压以及心血管等疾病的风险。
贾建平教授:阿尔茨海默病现状和未来
贾建平教授在报告中强调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老年人中常见疾病。在中国境内,西方发病率最高,北方次之,南方最低,并指出推进医院增设记忆门诊可以有效的提高全国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现和诊疗。
王拥军教授:多组学驱动的大数据创新药物研发
王拥军教授在报告中强调,重大疾病的药物研发面临最大的瓶颈是新干预靶点的发现。未来研究中,要通过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打造创新和社会经济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推动我国成为全球医学原始创新转化和产业化的策源地和全球顶尖人才的集聚平台。
张福仁教授: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靶点的发现和转化医学研究
张福仁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氨苯砜(DDS)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风险靶点发现研究。此研究不仅消除了麻风治疗过程中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也为开发DDS新的适应症提供了安全保障。
在闭幕式环节中,康乐院士对论坛进行了总结。他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和学部局领导的认真参与和大力支持,认为本次论坛的报告非常精彩,讨论也非常激烈。大家在研讨中达成了共识,关注人类健康,必须将关口前移,在生态与环境的层面进行预防,要关注生态环境变化给我们健康带来的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践行“全健康”的理念,从“人类—动物—环境”健康的整体视角解决复杂健康问题。关注生态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首先要明确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的条件基础、有害剂量以及个体响应差异等关键问题。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影响,人类本身也会对这些物质存在相互作用的适应性,这需要进行长期的研究,也是我们研讨的重要方向。康乐院士强调,这项交叉研究的重要基础是需要加强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医学科学家、以及医务工作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只有真正做到学科交叉合作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本次论坛汇集了生态学领域、环境科学领域以及医学领域等多个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为交叉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和契机,也展现了多领域专家的学术观点,碰撞了学科交叉的新火花,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全健康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论坛部分参会人员合影